国际研究参考
1、特朗普称上调中国商品关税
特朗普称,5月10日提高中国商品关税,税率从10%上调至25%。目前中美贸易谈判仍在继续,美国同意在达成协议前推迟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
2、欧盟担忧美国制裁伊朗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与法德英三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国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表示担忧,对美国强化限制伊朗核活动表示忧虑。
3、法国伊拉克加强多领域合作
法国伊拉克达成“战略路线图”,加强两国在军事、安全、经济等多领域的合作,合作的首要重点是打击恐怖主义,法国将帮助伊拉克加强反恐能力、保护边界并更新武器装备。
4、日本越南加强海上安保合作
日本和越南签署防卫产业合作备忘录,推动两国防卫产业交流,两国将在海洋安全保障、警戒监视等领域开展合作。
5、印尼击沉38艘越南渔船
印度尼西亚击沉38艘挂有越南旗帜的非法捕鱼船,2014年10月以来,印尼已击沉500多艘外国船只。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渔业资源丰富,印尼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存在海洋领土主权争端。
国际安全事件
1、阿富汗一警察局遭塔利班袭击
简讯:阿富汗北部巴格兰省普勒胡姆里市一警察局遭塔利班袭击,60多人伤亡。
中安和平安全提醒:阿富汗安全形势严峻,各地经常发生恐怖袭击,且发生过袭击、绑架中国公民事件。2018年阿富汗共发生2400多起恐袭事件,造成至少1.6万人死亡,1.1万人受伤,30多万人流离失所。阿政府只能控制或影响阿富汗407个地区中的229个,约占阿富汗国土的60%,其他地区处于塔利班控制下或双方争夺之中。
提醒在阿中国公民保持高度警惕,重视安全风险,加强安全防范,减少不必要外出。外出要结伴而行,最好有当地翻译或导游陪同。近期建议不要前往阿富汗巴达赫尚、塔哈尔、昆都士、朱兹詹、法利亚布、巴德吉斯、萨里普尔、法拉、赫尔曼德、坎大哈、乌鲁兹甘、扎布尔、加兹尼、帕克提卡、霍斯特、帕克提亚、卢格尔、楠格哈尔、库纳尔、努里斯坦、巴格兰等21个省份,并谨慎赴阿其它地区。
2、利比亚国民军遭伊斯兰国袭击
简讯: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袭击利比亚国民军一处空军基地,10名国民军士兵死亡。
中安和平安全提醒: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陷入持续动荡,目前利比亚处于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建过渡转型期,安全形势依旧复杂严峻,武装冲突、恐怖袭击、示威游行频发,东部城市班加西尤其是重灾区。利比亚境内有4000—6000名恐怖分子。由于社会安全秩序尚未恢复,偷、抢、绑架等社会犯罪案件明显增多,目前人均2-3支枪是利比亚最棘手的安全问题。2018年利比亚约500多人死于恐怖袭击,40多万人流离失所。
中国驻利比亚使馆暂时关闭,目前使馆留守组在突尼斯办公。提醒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利比亚安全风险和隐患,暂勿赴利比亚务工。在利比亚首都等大中城市的星级饭店、大商场一般都派驻有安保人员。利比亚公共交通不发达,交通事故率高。利比亚气温较高,食品容易变质,自来水未达安全标准,建议饮用瓶装水;肝炎发病率高,避免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就餐。
海外安全提醒
1、在埃及注意安全
请赴埃及旅行中国公民注意以下事项:
一、埃及将进入高温酷热季节,特别是阿斯旺、卢克索等南部旅游城市,气温一般可达40摄氏度,易发生脱水、晕厥等中暑症状。请中国游客根据自身健康状况,慎重选择户外旅游项目,尽量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曝晒,及时补充水分并随身携带解暑药品。中老年人士赴埃旅游,行前请做好体检等必要准备工作,对自身身体状况有充分了解和把握。旅行中随身常备应急药品,尽量与家人结伴出游。
二、注意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斋月期间,埃及当地司机白天禁食,易疲劳和精力不济。请尽量避免选择乘车长途旅行,以免发生交通意外。如确需长途旅行,应要求车上有两名司机轮班,车速不要过快,同时增加中途休息次数。女士宜衣着得体,不应过于暴露,外出坚持二人或以上同行,避免单独行动。与当地男子不要有亲昵言行,以免引发不必要误会。如遇到性骚扰或其他纠纷,请及时保留证据,尽快通过旅行社向埃警方报案。
三、埃及周边海域海况较复杂,潜流较多,特别是霍尔格达地区溺水事故多发,中国游客下海游泳或潜水要特别注意安全,潜水应有专业人士陪同。下海前,请注意观察警示标识,天气不佳或风浪较大时切忌下水。如海滩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备,或未配备救生人员,请勿下水。
目前埃仍处于紧急状态期间,如遇突发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埃使领馆联系。
埃及当地报警电话:+202-122
中国驻埃及使馆领保协助电话:+202-27363556
中国驻亚历山大总领馆领保协助电话:+2-01271125995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2、在以色列注意交通安全
近期,以色列境内接连发生三起中国公民遭遇车祸伤亡案件,提醒广大在以色列中国公民,切实注意交通安全。以色列路况好、车速快,驾车、骑电动自行车或电动踏板车均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行驶,严禁酒后驾车,注意佩戴头盔,防止交通事故。
赴以游客应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安排旅程,乘坐规范的交通工具出行,步行时亦应严守交通规则,遵照交通指示合理避让车辆。
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大使馆联系
以色列报警电话:100
以色列医疗急救电话:101
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0086-10-12308或0086-10-59913991
驻以色列大使馆领事保护协助电话:00972-52-8391282